• 縱覽國際 借鏡古今 探索創新
  • 繁體| 簡體

鐵鏽帶和貧窮州

發佈時間:2024-08-08 08:22   作者:龍若來    分類:分析&觀點    praise button 讚一個

美國是世界上最發達最富裕的國家,但並不是每一個公民和每一個地區都因此受益。美國地區之間發展失衡比較嚴重,不但有若干貧困的鐵銹帶,還有許多貧困州,在這些貧困的地區,許多家庭過著貧困的生活。

美國的貧困生活
在世界各國,貧困線標準是不同的,美國的貧困線標準要比普通國家高一些,2022 年,在美國,個人平均收入是54132美元,個人的貧困線標準為每年13590 美元,收入等於或低於這一數額的個人被視為貧困人口,每增加一名家庭成員,門檻增加4720美元,兩口之家的貧困線標準是年收入18310美元,三口之家的貧困線標準是23030美元。
2022年,美國家庭收入中位數為74580美元。
據統計,美國有幾千萬貧困人口。
美國貧困生活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美國的貧困生活不象發展中國家的貧困生活那麼慘,但貧困生活畢竟是貧困生活,也不好過。
即使在這個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紐約,如果你坐地鐵上下班,你每天都會遇到許多無家可歸者,包括乞丐、殘疾人、精神病患者、酒鬼、癮君子、前科犯、流浪藝人等。
在美國,窮人可以領取救濟金,可以領取救濟食品和其他生活物資,一般來說窮人肯定餓不著,不但餓不著,反而可能能量過剩身體肥胖,這是因為許多窮人經濟條件差,只能吃肯德基和麥當勞等速食,這些速食以肉類和澱粉為主,熱量比較高,窮人沒有好的健身條件,也沒有時間、精力和心情健身,所以窮人容易肥胖。
在美國,許多家庭雖然有住處,但居住條件實在不盡人意,有的家庭長期住在房車裡,不是為了自由浪漫,就是為了省錢,房車是固定的,不能旅遊。

鐵銹帶
鐵銹帶泛指工業衰退的地區。
二戰後,美國經濟在全世界一枝獨秀,重工業一家獨大,許多重工業中心繁榮了幾十年,20世紀60、70年代,美國的經濟蕭條和世界的經濟競爭導致美國重工業生產過剩,那些重工業中心走向衰落,大量工廠倒閉,閒置的廠房破舊不堪,被遺棄的設備鏽跡斑斑,因此這些地區被形象地統稱為鐵銹帶。
美國的鐵銹帶分佈範圍廣泛,數量很多,包括密歇根州的底特律、印第安那州的加里、密歇根州的弗林特、密歇根州的薩基諾、俄亥俄州的揚斯敦、俄亥俄州的克利夫蘭、俄亥俄州的代頓、紐約州尼亞加拉瀑布城等地區。
美國的簡斯維爾是典型的鐵銹帶。
簡斯維爾生產汽車的歷史非常悠久,早在1919年,當地製造出通用汽車公司的第一輛拖拉機。1923年開始,通用汽車在簡斯維爾生產雪佛蘭汽車。隨著工廠擴大,簡斯維爾的道路、學校和住宅設施均得到了改善,人口也不斷增長,成為了一個中等規模城市,逐漸走向了繁榮。
簡斯維爾的工業繁榮維持了半個多世紀,在這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裡,通用汽車公司是當地最大也幾乎是唯一的大雇主,這註定了簡斯維爾的繁榮、衰落會與通用的擴張、衰退、復興共進退。
1986 年,通用汽車轉移了簡斯維爾整條貨卡車生產線,超過1200名工人選擇跟隨生產線一起離開,簡斯維爾失去了1800 個工作崗位。在1986年通用關閉生產線之後不多久,該公司又啟動了當地的中型載重卡車生產線,再次招人。
2008年,通用在簡斯維爾關閉14座工廠,減少2.1萬個工作崗位。
2015年,通用永久關閉了在簡斯維爾的工廠。
許多通用的工人失業了,中斷醫療保險等福利,許多夢想進入通用工作的年輕人失去了就業機會,陷入迷茫,不知所措。
通用的工廠大量關閉,配合通用生產鏈條的其他工廠衰退或倒閉,大多數在工廠打工的藍領及其家庭陷入經濟拮据,消費銳減,服務業陷入困境,經濟危機蔓延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終導致整個簡斯維爾衰退了。
工人們失業了,很難從頭再來,聯邦政府曾給了簡斯維爾數百萬美元用於職業培訓,試圖讓工人們再學習再就業,但是效果並不佳。
簡斯維爾復蘇緩慢,至今還是鐵銹帶。

鐵銹帶的形成原因
從好萊塢老電影可以看到二十世紀有如夢幻的美國大工業生產景象:廠房壯觀氣派,宛如宏偉的魔境,巨大的熔爐傾倒著鐵水洪流,巨大的機械不知疲倦地伸展轉動,一輛輛汽車開下生產線,場面令人震撼,語言難以描述。
為什麼如此發達的大工業會衰落呢?
原因比較多。
第一個原因,生產結構過於單一。
重工業地區主要集中於煤炭、鋼鐵、電力、機械、化工等基礎重工業類型,往往一家產業獨大,一旦這家產業突然衰落,經濟轉型緩慢。
第二個原因,環境污染嚴重或資源短缺。
有些重工業地區集中生產污染嚴重,時間長了,對居民健康的嚴重損害就會暴漏出來,只能關閉或遷移大量的工廠。
有些重工業利用當地資源生產,當資源枯竭後,這些重工業就無以為繼,只能關閉或遷移。
第三個原因,世界性經濟競爭。
二戰後,全世界都開始發展經濟,韓國、日本、中國等國家後來者居上,經濟發展強勁,勞動力成本和地產成本低,生產的工業產品品質好價格低,搶奪了美國重工業產品的市場,導致一些美國重工業衰落。
第四個原因,新技術革命和用地緊張等原因導致傳統的生產和組織形式不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
石油天然氣及新能源得到廣泛應用,煤炭能源地位就會下降,煤炭工業就會減產,有些煤礦就會關閉。
隨著社會進步,美國社會開始注重勞工的人權,工會運動興起,巨型工廠流程簡單,只要少數人在一條至關重要的生產線罷工,就可以迫使整個企業停止運轉,對於企業主來說,巨型工廠過時了。
美國老工業基地的建築以多層廠房居多,這是因為當地高度城市化,那裡的土地基本開發完畢,地產成本上升,城市的人力成本也不斷增長,製造業要節約生產成本,勢必要搬遷到廣闊的美國南部和中西部。

隨著工業加工精度要求不斷提高,巨型工廠在精密加工流程中處於劣勢,很多大型設備和原材料很重,必須要地基穩固,否則一個微小的顫動就會導致產品品質不合格,如果加工精度的要求非常高,單層廠房要優於多層廠房,另外,單層廠房還有便於批量裝卸貨物等優勢,因此受到企業主的青睞。
二戰之後,交通和通信的發達,全國興修高速公路,運輸力量大為增強,企業可以在各地分散組裝配套產品,不用集中在一個大廠房,讓分散化生產有了實現的可能,隨著世界生產分工的到來,大生產網路和小生產線興起,巨型工廠落後于時代,必然會被淘汰。

某些鐵銹帶的復蘇
在美國,大多數鐵銹帶幾乎停滯在過去,那些鏽跡斑斑的工廠繼續生銹,但也有少數鐵銹帶得以復蘇,煥發出新的生機,復蘇的鐵銹帶包括匹茲堡、克利夫蘭、阿克倫、底特律等。
在19世紀中期,匹茲堡已是美國鋼鐵工業中心,同時也是全球領先的製造業中心,當時被譽為“世界鋼都”。19世紀後期,美國加快西部開發,豐富的煤炭資源再加上源源不斷的廉價勞動力為匹茲堡的發展提供了強勁的動力,“世界鋼都”匹茲堡可謂是輝煌繁榮。
以鋼鐵產業為中心的重工業給環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在20世紀50年代,匹茲堡成為一個重度污染的城市,匹茲堡開始致力於環境治理,大量工廠外遷,企業規模開始減縮。到了20世紀70年代,美國經濟蕭條,鋼鐵需求開始下滑,日本以及韓國鋼鐵行業崛起,與美國鋼鐵業形成競爭關係,匹茲堡鋼鐵產業出現產能過剩的局面,大量鋼廠關閉,鋼鐵企業大規模裁員,城市陷入衰退。
匹茲堡出現了鐵銹帶現象。
出現鐵銹帶現象的匹茲堡最終並沒有成為鐵銹帶,而是先加強環境治理,後來加強文化及社區建設,實施城市經濟多元化戰略,促進新興產業的發展,再後來又經濟轉型,轉向教育、旅遊和服務業,尤其是醫療和以機器人製造為代表的高技術產業。匹茲堡的高等院校不僅是高科技企業的基地,還提供大量就業機會,為匹茲堡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創造了經濟和文化的奇跡。
時至今日,匹茲堡從一座鋼都轉變成一個高科技研發中心,尤其是在綠色技術、教育培訓以及研發領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2009年,經濟學人週刊把匹茲堡評為美國最適宜居住的城市。
由於近年的經濟發展堪為典範,匹茲堡於2009年獲選主辦世界二十國集團(G20)高峰會。
2010年,福布斯雜誌亦評匹茲堡為美國最適宜居住的城市。
匹茲堡還是全美犯罪率最低的城市之一。

貧困州
說一個州是貧困州,家庭收入中位數就比較低,就有比例比較高的貧困率,羅列一下2022年美國最貧困十個州的情況,可以瞭解美國貧困的一面。
貧困排名第一的是密西西比州,家庭收入中位數為36850美元,貧困率達到了21.3%,沒有醫療保險的比例為18.7%,失業率為10.4%。
貧困排名第二的是阿肯色州,家庭收入中位數為38600美元,貧困率達到了16.5%,沒有醫療保險的比例為18.5%,失業率為8.2%。
貧困排名第三的是田納西州,家庭收入中位數為40026美元,貧困率達到了16.1%,沒有醫療保險的比例為14.7%,失業率為9.8%。
貧困排名第四的是西佛吉尼亞州,家庭收入中位數為40824美元,貧困率達到了15.7%,沒有醫療保險的比例為13.9%,失業率為8.1%,超過五分之一的兒童生活在貧困之中。
貧困排名第五的是路易斯安那州,家庭收入中位數為41896美元,貧困率達到了13.4%,沒有醫療保險的比例為16.3%,失業率為7.7%。
貧困排名第六的是蒙大拿州,家庭收入中位數為42005美元,貧困率達到了13.4%,沒有醫療保險的比例為16.3%,失業率為7.7%。
貧困排名第七的是南卡羅來納州,家庭收入中位數為42059美元,貧困率達到了14.9%,沒有醫療保險的比例為17.6%,失業率為10.9%,全美排名第四。
貧困排名第八的是肯塔基州,家庭收入中位數為42091美元,貧困率達到了17.3%,沒有醫療保險的比例為15.5%,失業率為9.5%。
貧困排名第九的是巴拉馬州,家庭收入中位數為43275美元,貧困率達到了16.1%,沒有醫療保險的比例為14.4%,失業率為10.0%。
貧困排名第十的是北卡羅來納州,家庭收入中位數為43275美元,貧困率達到了16.1%,沒有醫療保險的比例為16.7%,失業率為10.1%,超過四分之一的兒童沒有得到足夠的食物。
美國是發達富裕的國家,貧困排名第一的密西西比州家庭收入中位數為36850美元,比許多國家所謂的小康家庭收入還高許多,但密西西比州的許多家庭長期過著美國式的貧困生活。

貧困州為什麼是貧困州
許多事都講究天時地利人和,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也是如此,貧困州之所以是貧困州,是因為貧困州的歷史底蘊不足、地理條件差、社會結構不良造成的。
有的貧困州歷史上是蓄奴州,當年以種植園經濟為主,經濟本就落後就於其他州,這種以提供原材料為主的經濟結構嚴重阻礙了當時當地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一直以來工商業就欠發達。
位於美國中部地區的貧困州曾有過歷史機會,在19、20世紀,美國大面積興修鐵路,當時美國鐵路主要有兩條線,一條是橫跨東西的從紐約到洛杉磯的兩洋鐵路,另一條是南北方向從芝加哥到新奧爾良的鐵路,兩條鐵路交匯於中部地區的聖路易斯,而聖路易斯還是密西西比河和其最大支流密蘇裡河的交匯點,當時這一區域是盛極一時的交通樞紐。然而好景不長,隨著時代的發展,汽車逐漸在美國普及,航空業也成為了美國主要的交通運輸方式,原本的鐵路網不再是交通的主流,設施老舊和速度緩慢的鐵路衰退了,失去了交通樞紐的地位,這些貧困州經濟增速自然就放慢了。
大多數貧困州的地理條件不利於經濟發展。
美國從地理方面可以分為三個地形區:東部的阿帕拉契脈包圍大西洋沿岸所形成的東部沿海低地,中部廣袤的密西西比河沖積平原和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中的洛磯山脈部分組成的高原,而這些貧困州的地理位置分佈,則主要集中在美國中部及密西西比河中上游流域的平原地區。
密西西比河大平原區域南北缺少山脈阻擋,這種地形決定了這一地區很容易受到氣候災害的侵襲,夏天有大西洋來的颶風,冬天則有北部的寒流,這樣的氣候對於公共設施、民居建築有破壞作用,對電力輸送、交通運輸、工業生產也有惡劣影響,對經濟發展無疑是不利的。
在海運方面,中部平原的條件不如其他兩個區域。雖然美國三面環海,海運條件十分優越,但這一貧困地區的南部出海口,即墨西哥灣地區面向的主要是拉丁美洲,要去其他更發達、貿易量更大的大洲比如歐洲或者亞洲,則遠不如東西海岸便捷。
無論是從氣候還是出海口,中部平原的條件都不如東西海岸區域,這也成為了這些貧困州相對貧困的重要原因。
許多貧困州是黑人最集中的區域,官方的種族歧視已成為歷史,但在現實社會中種族歧視仍然存在,種族和經濟的不平等互相關聯,在這些區域公共設施陳舊,教育相對落後,整體勞動力素質不高,醫療水準低,犯罪率比較高,所以這些州不具備宜商宜居的條件。

自由市場經濟模式的局限性
美國的經濟模式是自由市場經濟模式。
美國還沒建國就實行了市場經濟,從建國之初就是民主共和國家,一起步就是正在工業化的資本主義國家,這在全世界都是罕見的。從18世紀末到19世紀中後期,隨著工業化和由農業國向工業國的轉變,在美國確立了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體制。19世紀末20世紀初,自由市場經濟向寡頭經濟和壟斷經濟轉變,自由競爭有所減弱。20世紀30年代,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經濟已經不再是古典的自由市場經濟,但還是以自由競爭為主基調。
美國的權力是分散的,從橫向看,美國實行民主共和制,三權分立,避免權力集中,從縱向看,實行聯邦制,憲法賦予各州立法權,地方高度自治。美國人崇尚民主,也崇尚自由平等,這種價值觀體現在經濟上,就是自由市場經濟。
自由市場經濟模式以亞當斯密的古典政治經濟學理論和18世紀中期英國工業革命的實踐為理論依據,主張國家對私人企業盡可能少干預,實行自由經濟、自由貿易,企業經營高風險、高利潤,強調個人自由,反對國家制定經濟發展規劃。
自由市場經濟模式的特點是:①私人經濟占絕對主導,國有經濟比重小;②私人資本集中程度高,壟斷性強;③市場自發調節作用大,國家干預少;④勞動力市場的自由開放程度高、流動性大,就業競爭壓力大。
美國自由市場經濟模式,即所謂消費者導向型市場經濟模式,十分強調市場力量對促進經濟發展的作用,認為政府對經濟發展只能起次要作用,也因此,美國是一個小政府大社會的國家。
經過了初期經濟自然快速增長和銀行混亂發展的時代後,由於資本主義經濟制度中固有的矛盾,也由於缺乏統一集中管理,美國差不多每10年就發生一次經濟危機。
1929年美國爆發的經濟大蕭條導致了史無前例的嚴重經濟衰退,1933年美國總統羅斯福推行新政應對大蕭條,政府在相當程度上放棄了傳統自由派不干預經濟的做法。
在解決失業方面,美國設立了民間保護團,吸收失業青年從事植樹、造林、築壩、水土保持及興建國家級與州級公園以保護自然資源,政府前後提供50億美元用來修建機場、公園、道路、學校與下水道等公共設施,為失業者提供就業機會。
在農業方面,美國國會通過了農業調整法,控制農民生產糧食的數量及設立房屋貸款公司,以保障公民的住房;在規範證券發行方面,通過了證券法;為促進和規劃不發達地區的發展,建立了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通過了聯邦緊急賑救法等等。
此後,美國政府對市場經濟進行干預的宏觀管理制度又進行了不斷的改進和發展。
英國的經濟學家凱恩斯認為對商品總需求的減少是經濟衰退的主要原因,因此,他指出維持整體經濟活動資料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觀上平衡供給和需求。凱恩斯主義主張國家採用擴張性的經濟政策,通過增加需求促進經濟增長,即擴大政府開支,實行赤字財政,刺激經濟,創造就業機會,維持繁榮。
美國接受了凱恩斯主義。
現代的美國主要通過財政預算體系和銀行金融體系進行經濟宏觀調控。
美國沒有全國的經濟計畫,而是以保持物價穩定並促進充分就業為目標,政府預算的收入與支出,所制定的稅制結構與累進所得稅、失業保險等,都成為美國政府搞活宏觀經濟、調整中央與地方關係及説明政府實施社會目標的重要手段。美國實行聯邦、州和地方的三級政策預算管理體系。聯邦政府的財政收入約占全部收入的 60%,地方約占40%。在聯邦政府的預算支出中,約有10%用於補助州與地方。這樣聯邦政府可以憑藉其財力,對州和地方的發展進行干預與影響,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全國經濟趨向平衡的發展。
美國不依靠產業政策與國家計畫來干預經濟活動,而是通過國家對商品和勞務的採購來擴大市場,刺激投資和生產。最主要的採購是軍事採購,大多由國防部承辦,其餘部分則是民用採購。
美國政府十分重視對農業的保護並對農業進行計畫干預。1933年通過了農業調整法,創建了商品信貸公司,可以從財政部借款對農業進行價格補貼。美國政府初期對農業的干預,主要是由於農業的供過於求而實行限產措施。70年代起,由於國際市場出現了農產品短缺,政府暫時停止了限耕,轉而促進農業增產,減少“支持價格”,促進農業面向市場。1985年國會通過了《食物安全法》,降低了若干種農產品的“支持價格”,並促進農業進一步面向市場競爭。
1863年,美國通過了國民銀行條例,並在其後的補充條例中,規定了在聯邦政府註冊的國民銀行體系。聯邦政府在財政部內設立了金融監察局,控制信用和管理銀行。為了制止州銀行印發貨幣,還規定了對州註冊銀行發行貨幣要征以10%的稅,使州銀行的發行鈔票成為無利可圖。這樣在美國銀行體系中,存在著聯邦管理銀行與州管理銀行的雙軌制。
羅斯福在1933年到1935年提出了銀行法,以支援銀行系統改革並集中了聯邦儲備銀行的權力。該法律體系中,明確了聯邦儲備銀行的領導體系與組織。
美國聯邦政府可以規定銀行利率,通過升息抑制通貨膨脹,通過降息抑制通貨緊縮,進而調控市場經濟。
總體來說,美國政府對美國的市場經濟干預還是比較多的,但同其他國家相比,確實干預比較少,相對其他國家的市場經濟,美國經濟算是自由市場經濟。
美國的自由市場經濟有其無可比擬的優點,否則美國也不可能成為世界上最發達最富有的國家,但也有難以克服的弱點,否則也不會還有那麼多經濟落後的地區。
美國的自由市場經濟模式決定了,在市場經濟中企業是主角而政府是配角,這是美國經濟的優點,但在許多長期貧困的城市或州,這卻是弱點,受條件所限,企業無法引領這些城市或州的經濟進步,而政府的權力和資源非常有限,無法引領這些地區走出經濟困境,這是美國經濟模式的局限性。
在美國,相比於良好的企業管理,美國各級政府就顯得有點人浮於事,恐怕每一個美國居民對此都有所體會,在那些財政困難的落後城市或貧困州,政府的工作就更難以到位了,連基本的法治都難以維持就是例證。美國政府主權在民,但公民對政府的監管非常薄弱,美國政府就像是一個沒有股東參與董事會和管理層的企業,公職人員沒有高效務實的傳統,民選官員、政府雇員和議員缺乏激勵機制,在工作中缺乏努力工作的動機,政府還能運轉已經難能可貴了,從中可以看出美國經濟模式的局限性。
令人遺憾的是,美國似乎沒有注意到自己的經濟模式有局限性,或者根本認為自己經濟模式的局限性不是局限性,因此也沒有人從這方面探索改善的辦法。在經濟長期落後的地區,企業無能為力,即使允許政府在市場經濟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政府也會因為自身管理不足難以有所作為。
除了自由市場經濟模式,世界上還有幾個比較有效的市場經濟模式,包括
政府主導型市場經濟模式、政府引導型市場經濟模式等。
在亞洲有四個發達國家,包括新加坡、日本、韓國、以色列,其中的三個國家,包括新加坡、日本和韓國,其經濟模式都是政府主導型市場經濟模式,在保證經濟自由度的前提下,政府積極干預經濟發展,各自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成就。
新加坡和韓國憑藉政府主導型經濟模式發展成發達國家,至今經濟和科技在世界處於領先地位。在上世紀日本憑藉該模式成為發達國家,大有趕超美國之勢,因為經濟政策錯誤導致經濟低迷近三十年,但仍是發達國家,還擁有不可替代的高科技。
至於以色列,雖然人們都將以色列經濟歸類於自由市場經濟,但以色列政府對其經濟影響非常大,有政府主導經濟的傾向,而以色列經濟在中東一枝獨秀,尤其許多高科技更是在全世界獨一無二。
在歐洲,德國採用政府引導型市場經濟模式,這種市場經濟模式的主要特點是,自由競爭與政府控制並存、經濟杠杆與政府引導並用、經濟增長與社會福利並重。在經濟方面,德國的經濟和科技都是歐洲的領頭羊,作為一個發達國家,多年來基本可以保持持續經濟增長,實在難能可貴。
在美國的鐵銹帶和貧困州,既然自由市場經濟失靈了,企業無法帶動經濟增長,可以借鑒亞洲發達國家或德國的經驗,讓政府對經濟發揮積極的作用,讓鐵銹帶復蘇,讓貧困州脫貧,當然,前提是要保證經濟自由度,否則會衝擊美國整體的自由市場經濟。

結語
美國有許多鐵銹帶和貧困州,如果可以在這些地區實現良好的經濟增長,那麼美國的經濟總量不但可以大大增長,還可以減少貧富差距,縮小地區之間的經濟失衡,可謂一舉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