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落英缤纷的樱花
樱花有早开早落的特点,在日本,每年春天天气暴暖之时,樱花就漫山遍野地开了起来,一阵风雨,就又迅速地凋谢了,漫山遍野一片落英!
二战后的日本经济有点象日本的樱花,用了十几年就发达了,但接下来金融危机三次重创了日本经济,从第一次重创后日本经济就一直萎靡不振,现在的日本经济就象落英缤纷的樱花,虽然依然有美好之处,但低迷之势难以逆转!
达到巅峰后失去了三十年
1945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失败了,但战败后却很快开始了战后复兴。
二战结束后的日本经济处于崩溃状态,几乎所有的城市都被炸成了废墟,包括东京,全国缺乏粮食通货膨胀。当时占领日本的美军以经济的民主化和非军事化为目标,解散了财阀,解除了少数大企业对经济的垄断控制,致力于改善日本经济。在经济环境有所改善后,美国开始帮助日本重建经济。朝鲜战争爆发后,大量的美军军需订单刺激了日本企业的生产和投资,加速了日本工业的恢复和发展。据统计,从1950年到1952年,美国向日本直接采购的军需物资总额为10亿美元。从1945年战争结束到1955年,仅仅用了大约十年时间,日本经济已基本恢复到战前水平。
从1955年到1973年,日本经济经历了大约二十年的高速增长期。
日本在50年代至60年代末约十几年的高速成长期中,保持了年均10%以上的经济发展速度。1960年~1970年间,日本的工业生产年均增长16%,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1.3%。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联邦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从1973年石油危机开始到1990年,日本经济进入稳定增长期。
1973年世界石油危机爆发,原油几乎全部依赖进口的日本受到很大的冲击,制造业成本大幅上升,企业利润大大下降。1974年,日本实际GDP增长率从上一年的8%骤降至-1.2%。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开始调整能源结构,推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开发的同时,促进产业结构从资本密集型向耗能少的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型,以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经过一段调整后,日本走出危机,但从此经济增速明显放缓。1975~1990年,日本实际GDP年均增长率只有百分之四到百分之五左右。
1985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日本制造的产品畅销全世界,但美国迫使日本签订了广场协议,导致日元汇率突然增高,日元大幅升值,由此引发的日本出口产品的价格增长大大削弱了日本产品在海外市场的竞争。日本的出口贸易急速下滑,但日本的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没有尽力提高产品竞争力,而是整体转向金融投机炒作,炒房地产,炒股票等证券,于是日本国内经济泡沫急剧扩大,而日元不是世界货币,即使量化宽松多印钞票也无法把经济问题转嫁给全世界,当全民都炒房炒股后,就没有新的买家进入市场继续推高房价和股价了,最终1990年房价和股价暴跌,经济泡沫破碎,经济硬着陆,日本经济遭到重创,大量公司倒闭,没倒闭的公司也尽量裁员,大量劳动力失业,大量家庭破产,绝望自杀者达到几万人。
1990年是日本经济的分水岭,这一年日本经济彻底崩盘,从此以后日本经济几乎陷入了停滞,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过了十年没有迎来复苏,倒是1998年的亚洲经济危机再次重创了日本经济,又过了十年,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日本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衰退,从1990年到如今的2022年,日本经济持续低迷,可以说失去了三十多年,至今还没有看到真正改善的迹象。
日本虽然仍然是发达国家,仍然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在诸多行业和领域仍然领先世界,但日本的经济布局和经济结构都明显有问题。
日本总人口达到12562 万,但国土面积比较小,只有约 378000 平方公里,人口平均密度约346.9 人/平方公里,即使人口均匀分布人口密度也非常高,但日本的人口分布却过于集中,东京都人口接近1400万,约占全国人口11%,东京都市圈总人口达3700万,约占全国总人口29.5%,而日本农村人口流失严重,乡村的户数减少和人口老龄化,导致即将消失的乡村数量不断增加,荒废的农田也在不断增加。
日本人口分布不均衡反映了日本区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均衡!
可怕的低欲望社会
日本著名管理学家大前研一写过一本书,书名是《低欲望社会》。
在《低欲望社会》这本书里,大前研一感叹日本年轻人的低欲望:日本年轻人没有欲望,没有梦想,没有干劲;无论物价如何降低,消费无法得到刺激,经济没有明显增长;银行信贷利率一再调低,但三十岁前购房人数依然逐年下降;年轻人对于买车几乎没有兴趣,无人理会奢侈品消费;宅文化盛行,一日三餐简单凑合。
如果日本年轻人低消费也没什么,可以算作崇尚极简生活,和贷款买房买车的年轻人相比也算是一种比较现实的生活选择,但日本年轻人的低欲望远不止低消费,太多的日本年轻人不恋爱不结婚不生子,许多年轻人从来就没有恋爱过,导致整个日本社会出现了少子化问题,长此以往少子化导致了劳动力减少,消费萎缩不振,再加上老龄化问题,将来日本整个社会福利体系将难以维持下去。
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生育率缓慢下降,直到1989年,日本的总和生育率创下1.57新低时,才引起了政府和民众的极大关注。
从那个时候开始,日本政府出台了多项措施鼓励生育,但鼓励生育未能扭转日本生育率下降的势头。日本的总和生育率从1995年至今一直低于1.5,2005年总和生育率降到1.26的最低点,随后缓慢回升。近年来,日本的总和生育率徘徊在1.4左右。
2020年日本的出生人口为84.8万人,创造了历史最低,发达国家的生育率低是很常见的,但如此低的生育率在发达国家里也是罕见的。
大多数日本人都很长寿,伴随着少子化,日本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已经达到29%,日本是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升高,养老金支付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应对养老金的支付压力,日本一再延迟退休年龄,许多白发苍苍的老人不得不上班工作。
许多学者和专家分析日本社会的低欲望现象,分析出许多原因,但我感觉低欲望是一个伪命题,低欲望的本质是低消费,其根本的原因是经济停滞或衰退导致低收入,低收入导致低消费,而低消费又反过来加重经济停滞或衰退,最终形成了经济的恶性循环。
近三十年来日本经济持续低迷,打破了日本企业终生雇佣制,许多日本年轻人只能找到临时工作,日本职场讲究论资排辈,缺乏淘汰机制,中老年人无所作为仍然可以占据高位,社会阶层固化严重,日本加班文化盛行,工作压力大,工作不但透支了员工的体力还透支了员工的精气神,过劳死还没有成为历史,日本年轻人职业前景黯淡,失去了努力工作的动力,也失去了消费恋爱结婚生子的勇气。
外表时尚内心保守
日本经济长期低迷和日本临时工治国的政治体制有很大的关系。
日本中央政府是内阁,内阁由首相组阁产生,首相是由日本的最高权力机构日本国会协商或选举产生,首相对国会负责,国会可以制约或罢免或弹劾首相。
日本首相更换频繁,自二战结束到2022年,在77年里更换了59任首相,更换46个首相,每任首相平均任职时间约为1.3年,每个首相平均任职时间约为1.7年,其中连续任职时间最长的首相是安倍晋三,连任4任,2012年到2020年,长达8年多,而大多数的首相任期都很短,几个月到一两年不等。首相频繁换人或换任,内阁也随之频繁重新组阁,因此可称之为临时工治国,首相没有任期保障,首相和内阁成员其实就是临时工。有赖于稳定的文官制度,在首相和内阁频繁更换的情况下,日本才得以确保整个行政体系正常运转。
二战后美国大力扶持日本经济,当时日本经济相对于西方经济是落后的,日本全面向西方学习模仿,经济形势相对简单,即使临时工治国,仍然可以提供比较有效的经济管理,但随着日本成为发达国家,美国对日本由经济扶持转向经济竞争,财团再次崛起,临时工治国就力不从心了,对外无法和美国据理力争国家利益,对内无法制约实力雄厚的财团,对几十年积累下来的经济弊端也无力解决,既难以推行长远有效的经济战略和经济政策,也难以推行让国家和人民大大受益但会触动既得利益集团的经济改革,出问题了临时工首相只能辞职谢罪了事。
临时工治国的弊端,日本上下应该早有察觉,但从未有所改革,日本在政治方面的保守延续了经济的低迷。
日本经济长期低迷和日本人思想的惰性有直接关系。
在这个世界上,日本人不是最勤奋的群体也是最勤奋的群体之一,身在职场的日本人经常加班 ,即使没有加班费,一旦接受了一项工作任务,无论重要与否,都会认真对待,尽力做好,有的日本人在工作中身心压力超过了人类可以承受的极限,就发生了过劳死的悲剧!
尽管日本人是勤奋的,但日本人在思想方面却是惰性的,具体表现是过度中规中矩,不愿意改变现状,不愿意跳槽、创业、改革、创新、跨界和冒险,所以日本尽管是一个发达的国度,先是错失了互联网时代的机会,后来又错失了移动互联网的机会,现在电动车领域也相对滞后。
日本人思想的惰性和日本的宽松教育也有关系。
日本教育是亚洲风格的,偏重于考试,容易培养出书呆子,日本要改变这种教育状况,开始推行宽松教育,于是在1980年,日本出台了新的《学习纲要》,强调让学生过上“宽松而充实”的生活,不再为了考试而考试,也避免家庭为了孩子上各种补习班花费大笔金钱,初衷是模仿西方教育,培养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后来日本又进行了几次教育改革,继续推行宽松教育,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日本的宽松教育确实培养了日本学生的个性和独立性,但这种个性和独立性和西方的有所不同,这些学生走进社会后不挑战权威,不试图改变社会,不挑战现实,也不试图改变自己的人生,似乎有一种无声抗议和不合作的性格成分,具体表现是低欲望,生活不如意就宅居,工作不如意就躺平,低欲望人数众多,倒像是这些人不约而同地发动了一场不合作运动。
要解决日本经济低迷的问题,需要从政府到资本再到劳动力的全面改革,因为日本经济低迷的最根本原因是保守和惰性,是日本从政府和资本的全面保守,是劳动力的思想惰性,没有全面改革,日本经济只能在低迷里转圈永远走不出去。
小结
二战后日本经过多年的勤奋努力终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但在外贸遇到难题没有想通过改革创新克服困难,竟然想通过金融手段解决问题,结果演变成投机炒作,金融是为经济实体服务的,投机炒作的金融之花开得再旺盛也不会结出丰硕的经济之果,结局必然是一场空。
许多经济学者和专家认为日本经济是一蹶不振从而失去三十年的,实际上日本经济经过萎靡不振三十年后仍然实力犹存,还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第四大经济体德国经过几十年的快速追赶后至少在GDP方面仍远远落后于日本。
东亚模式的典范之三:日本
发布时间:2024-08-12 09:39 作者:文运长久
分类:经济与政治
赞一个